第565章 三一同归(65)(1 / 2)

霜降那天,竹艺坊的后院来了个陌生的老妇人,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,手里拄着根竹拐杖,杖头磨得光滑,刻着朵半开的莲花。她站在新竹前看了半晌,直到陈砚注意到她,才缓缓转过身,浑浊的眼睛里突然亮了亮:“你是陈家的娃?”

陈砚点点头,觉得这拐杖上的莲花有些眼熟,像是在哪见过的花样。

“我是翠儿,”老妇人笑了,皱纹在脸上堆成朵花,“当年你送胭脂来的时候,我还年轻呢。”

陈砚这才认出她——当年石头村那个抱着胭脂盒哭的妇人,如今头发都白了,背也驼了,唯独眼里的光还像当年一样暖。“翠儿姐,您怎么来了?”

“来看看你,也看看这竹子,”翠儿抚摸着竹身,“张屠户走了三年了,临走前说,得回来给你磕个头,当年要不是你,我早就被那影祟缠死了。”她从布包里掏出个竹制的针线盒,盒盖上刻着细密的缠枝纹,“这是我照着你爷爷的样子编的,想着给孩子们当个念想。”

陈砚接过针线盒,指尖触到盒底的暗格,里面竟藏着片干枯的镇魂菊花瓣——和春杏她娘碗里的一模一样。他心里一动:“您也遇到过……”

“嗯,”翠儿叹了口气,“前阵子总梦见我哥,说他冷。张屠户说,是我心里的念想没断,缠得他不安生。”她指着后院的竹楼,“听说你这儿能安魂,就想来求个竹篾,让我哥走得踏实些。”

陈砚想起爷爷竹篾册里的“往生篾”,取来三年生的老竹,劈成细如发丝的篾条,在灯下编了只小小的竹船。船身刻着“安息”二字,船舱里铺着镇魂菊的花瓣,编到船尾时,特意留了道缝隙:“让念想顺着缝飘出去,别堵在心里。”

翠儿捧着竹船,眼泪掉在船板上,晕开一小片湿痕,却笑着说:“这下好了,我哥能坐着船走了,不像当年冻在雪地里,连个暖乎的窝都没有。”

夜里,陈砚和翠儿坐在竹楼的廊下,听她讲这些年的事。张屠户走后,她就守着布庄过日子,把当年货郎留下的胭脂配方改成了胭脂膏,卖给城里的姑娘,生意竟渐渐红火起来。“我总在膏子里掺点竹屑,”她说,“闻着安心,像是我哥还在身边。”

“春杏她娘也托梦了,”陈砚说,“用个破碗装着念想,不肯走。”

“都是些没了却放不下的人,”翠儿望着河面上的竹灯,“你说这世上的念想,咋就这么结实呢?”

陈砚没说话,只是往炉子里添了把柴。火光映着墙上的竹篾图谱,爷爷编的竹篮、狗剩的竹筏、春杏的刻花,还有翠儿的针线盒,都在光影里慢慢重叠,像幅流动的画。

第二天一早,翠儿要走了。陈砚让狗剩撑竹筏送她到镇上,临行前,她把那只竹船放进河里,看着它顺着水流漂向远方,突然对着河面深深鞠了一躬:“哥,你走吧,我过得好着呢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