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62章 三一同归(62)(2 / 2)

“你是陈家的娃?”老者眯着眼睛打量他,“你爹还好吗?”

陈砚愣住了:“您认识我爹?”

“何止认识,”老者笑了,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,“当年你爷爷还在的时候,我常来这竹林喝茶。你爹小时候总跟在我屁股后面,吵着要学编竹篮。”他指了指地上的陶瓮,“这是你爷爷当年埋的酒,说等陈家有难处了,就挖出来换钱。”

陈砚心里一动,想起父亲病重时紧锁的眉头。他蹲下去摸了摸陶瓮,沉甸甸的,估摸着能装十来斤酒。“这酒……能值多少钱?”

“不好说,”老者用锄头把土填回去,“得看遇上懂行的人。不过这竹林里的宝贝,可不止这坛酒。”他往竹林深处指了指,“最里面那棵老竹下,埋着你爷爷编的竹篾册,记着他这辈子的手艺,要是能学会,比啥都值钱。”

陈砚看着老者,突然觉得他有些眼熟,像是在哪里见过。他刚想再问,老者却扛起锄头往竹林外走:“娃,日子难了别硬扛,祖宗留下的东西,该用的时候就得用。”他的身影在竹影里晃了晃,很快就不见了,像从未出现过一样。

陈砚半信半疑,往竹林深处走。最里面果然有棵水桶粗的老竹,竹节上刻着个模糊的“陈”字。他放下斧头,用手刨开竹下的土,果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,挖出来一看,是个用油布包着的册子,封面是用竹篾编的,透着淡淡的竹香。

他翻开册子,里面用毛笔字记着各种竹编手艺,有花篮、竹筐、竹席,甚至还有些精巧的竹制机关,图纸画得详细,注解也写得明白。最后一页夹着张泛黄的纸,上面写着地址,是城里的一家竹艺铺,落款是“老友周启山”。

陈砚的心怦怦直跳。他小时候听父亲说过,爷爷年轻时是有名的竹艺师傅,后来因为一场大病才回了乡下。要是能学会这些手艺,再去找这位周先生,说不定真能找到条出路。

他把竹篾册揣进怀里,又在老竹周围挖了挖,没再找到别的东西,就扛起斧头往家走。路过那棵老槐树时,他看到不少村民在树下烧香许愿,王婆正站在石旁,给个年轻媳妇指点怎么磕头。

“阿砚,你也来许愿?”王婆看到他,热情地招呼,“照心石可灵了,你看这树上的红绳,都是许愿灵验了来还愿的。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