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章 誉王的克星(2 / 2)

当然,即便现在回去也是赶不上的,他只能在京城祈祷他们母子平安。

晏时叙见他忧心忡忡的,吩咐永泰去东宫将枭枭抱过来。

然后塞到了晏时临的怀里。

晏时临与怀中的小娃儿大眼瞪小眼,焦躁的心,很快就被抚平了。

……

誉王这边,连续主持了几天早朝。

文武百官心中原本极其不满,但太后亲自出面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

强调这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,为了稳定朝局,让大家暂且听从誉王调度。

有了太后的撑腰,百官虽依旧心存疑虑,但表面上也都配合起来。

誉王是有真本事的。

他每日早起晚睡,处理政务一丝不苟,几乎对每个大臣提出的问题都能耐心解答。

他所展现出的贤明与能力,衬得刚驾崩的皇帝简直昏庸无能到没眼看。

这……

太傅忧心忡忡。

早朝结束后,他便与礼部葛尚书商议道:“等这个月结束,便劝太子登基吧。”

葛永泰有些犹豫:“月底是不是太早了些?”

连二十七天都还没到……

太傅沉吟片刻,摇头。

“今时不同往日,现在这个局面,太子还是早些登基为好。且几个来回劝下来,不就到二十七天了吗?”

太傅说的几个来回,指的是历代老皇帝驾崩,新帝登基前的一个不成文规定。

差不多就是一个月守孝期满,大臣们便集体劝太子早日登基。

太子表示时间太短,要继续守孝。

大臣们再劝,国不能一日无君云云。

几个来回下来,又拖半个月。

然后太子为了江山社稷和黎明百姓,选择早日登基。

这事,便算是稳妥了。

可现在,等不了再拖上半个月了。

现在誉王表现得越好,等新帝登基后,

他的所有言行决策都会被拿来与誉王比较。

誉王前头已经把皇帝比成了渣,后头再把太子比成渣,那大臣们心里能不有其他想法?

虽然太傅相信,太子不可能被誉王比成渣。

但防止横生枝节,还是早些劝太子登基比较稳妥。

葛永泰算是太傅的门生,此时太傅都提出来了,他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。

结果,还不待大臣们集体劝太子登基,半路就杀出了个程咬金——武王。

他回京后第一日上朝,就把誉王从端坐在龙椅旁的主位上挤了下去,自己大喇喇坐上面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