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4章 初具规模(1 / 2)

第二天,当李向阳踏入自己那焕然一新的工作室时,几个熟悉的身影已经在那里了。

他们正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宽敞的环境和崭新的设备。

李向阳脸上立刻绽开笑容,快步迎了上去:“徐哥!茜姐!还有大家!都来了啊!欢迎欢迎!”

正在研究一台顶级调音台的朱茜闻声转过头,看到李向阳,也笑了起来,打趣道:

“这不是提前来踩踩点,看看未来给李大老板打工的地方长啥样嘛?”

“怎么样?我这边的硬件,可都是下了血本的,绝对顶级配置。”

李向阳拍了拍旁边一台锃亮的合成器,语气带着自信。

徐文弘环顾四周,眼中是藏不住的赞赏,点头笑道:“刚才茜子带着我们转了一圈,确实开了眼界。这套设备,比我们那小作坊里的强太多了,完全是专业录音棚的水准。”

他这话发自肺腑,对于音乐制作人来说,顶级的设备就是战士手中的神兵利器。

李向阳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,笑容更深。

早在他最初建立个人工作室时,就动过将徐文弘整个成熟团队挖过来的念头。

只是那时业务量有限,时机还不成熟。

如今,夏华文化传媒即将起航,旗下更是要汇聚董明月、周文倩这样的顶级歌手,一支顶尖、可靠且配合默契的音乐制作团队,就成了刚需中的刚需!

为此,他特意组了个局,郑重邀请了徐文弘团队核心成员吃饭。

席间,他不仅描绘了夏华未来的蓝图,更直接抛出了橄榄枝。

当时,徐文弘确实面露犹豫。

毕竟,“文弘工作室”在圈内已小有名气,业务稳定,更重要的是,自己当家做主和替人打工,心态上有着本质的不同。

李向阳深谙此道,并未施加压力,而是诚恳地给了他们一周时间慎重考虑,并表示理解任何决定。

如今看到他们全员如约而至,李向阳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。

徐文弘在李向阳离开后,立刻召集了团队六人开诚布公地讨论。

现实很骨感:“文弘工作室”虽然名头响了,但扣除高昂的设备维护、场地租金和人员成本后,每月净利润也就十几万,分到他这个老板手里的,不过几万元。

而李向阳开出的条件极具诱惑力:年薪两百万,外加“夏华文化音乐总监”的头衔和实权!

这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极高认可和回报,更是一个能接触顶级资源、参与大项目的广阔平台。

其他成员也纷纷表示心动,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。

徐文弘表面上说“考虑”,实则心底早已有了答案。

中午,李向阳做东,在一家颇有格调的餐厅宴请了团队。

席间,合作细节迅速敲定:

徐文弘:正式出任夏华文化传媒音乐总监,年薪200万人民币。

朱茜:担任副音乐总监,年薪120万人民币。

其他四位核心成员:月薪5万人民币。

这个待遇,相比他们在“文弘工作室”的收入,普遍提升了三倍以上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