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章 蓝头巾(2 / 2)

李阳听了荷花的话心中更加疑惑,他盯着靛青光泽的蓝头巾,细密的焟染纹路像涟漪般晕开。荷花那句这料子当年可金贵着呢,在耳畔反复回响,记忆里大伯朱漆雕花的八仙桌,压箱底的银元,与自家漏风的窗纸补丁落摞补丁的粗布衣裳鲜明重叠。母亲总说‘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,‘’却能藏着这样一方经纬紧致,靛色透亮的头巾?他摩挲着边缘精致的盘扣,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身下压着这方头巾的模样,仿佛像是在保护着稀世珍宝似的。现在想来,倒像是守着某个跨越岁月的秘密。

“大娘,您再仔细想想,这头巾会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来历?”李阳急切地问道。荷花皱起眉头,努力回忆着,“当年村里谁家要是有这么好的东西,肯定会被人念叨好久,可我实在没印象你妈有过这头巾。不过……”荷花突然一拍大腿,‘’你爸李德山和你母亲林兰是那年闹饥荒时搬过来的,那时你还没满月。阳子,你怎么突然对头巾这么上心?

‘’大娘,我母亲临死的时候还把这块头巾护在身下,像是护着个稀世珍宝似的。前天我送东山李玉杰去市里看病,看见她有一条和我母亲留给我这条蓝头巾一模一样,我的这个李玉杰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。‘’

李阳把心中的疑惑和对母亲的回忆都告诉了大娘。

荷花沉思片刻,‘’这事透着古怪,你不妨找村里老一辈人再打听打听。‘’

‘’那照你这么说,咱们不是一家子?‘’

李阳有些急促,眼睛盯着菏花,恨不得马上从大娘的口中得到答案。荷花连忙安慰道:“阳子,别着急。就算不是有血缘的一家子,这么多年的情分在这儿摆着,那也是一家人。你先去问问村里老一辈,说不定能问出个头绪。”李阳点了点头,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,七上八下的。

从大娘屋里出来,月光更亮了。李阳决定明天就去村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家里问问。回到家,王秀梅还没睡,她看着李阳一脸心事的样子,轻声问道:“怎么去了这么久,问出什么了吗?”李阳把和大娘的对话跟她讲了一遍,王秀梅听后也觉得此事不简单。“不管咋样,咱这日子还得往前过,说不定问清楚了,这就是个小插曲。”王秀梅温柔地说道。李阳望着妻子,心里渐渐平静下来。他暗暗发誓,一定要把这蓝头巾的秘密弄清楚,也一定要把村里的绿色产业基地建设好。

第二天一早,李阳就踏上了寻访村里老一辈人的路。他先来到了村东头年纪最大张爷爷家,李阳穿过村东头的老槐树东,远远就瞧见张爷爷蜷在竹椅里打盹。老人布满老年斑的额头皱成核桃,灰白的寿眉下,浑浊的眼珠像蒙着层薄雾,松垮的眼皮半垂着,时不时因困倦轻轻颤动。稀疏的白发蔫耷在头顶,下巴上几缕稀疏的胡须随着呼吸微微起伏。佝偻的脊背弯成月牙,深褐色的中山装裹着嶙峋的肩头,布满青筋的枯枝般的手指搭在藤椅扶手上,指节粗大变形,指甲缝里还粘着泥土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